如何改善民營企業的發展環境?如何激活民間資本的巨大潛力?如何更好地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連日來,這些話題成為兩會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熱點。記者在對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民生銀行董事長董文標和全國政協委員、新華聯集團董事局主席傅軍進行采訪時,這兩位對市場環境感受真切的民營企業家委員們,既"吐苦水",也給出了解決問題的真知灼見。與此同時,記者在全國工商聯今年提交的以稅收優惠促環保企業發展、推動民資參與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等提案中,也找到了部分答案。
給予環保企業稅收優惠
"2012年7月,國務院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要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特點,加快研究完善和落實鼓勵創新、引導投資和消費的稅收支持政策。"全國工商聯此次兩會期間向政協提交的一份提案指出,目前節能、軟件等產業已出臺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但國家對于環保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的力度還顯不夠"。
這份提案中指出,首先是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門檻偏高。據介紹,環保企業中所得稅是主要稅種,目前稅率為25%,現有優惠政策主要為"三免三減半",這對于投資回報相對較低、回報期限較長的環保產業來說,效果并不明顯。
"盡管《企業所得稅法》中有對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采取1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的規定,但環保企業大部分屬于中小企業,只有少數可以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絕大部分企業可望而不可及。"
其次,房產和土地使用稅增加了企業負擔。隨著市政公用事業改革不斷推進,許多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的運營主體由事業單位改為企業,治污設施的生產經營性用房及所占土地需要額外繳納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增加了環保企業負擔,提高治污成本。
"作為典型的政策驅動型產業,稅收優惠政策助推環保產業發展最為直接有效,不僅可以緩解環保企業長期以來運行經費不足等問題,增強民間資本對環保產業的投資熱情,還可以極大減輕政府的財政支出壓力和公眾支付壓力。"全國工商聯為此建議,比照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的征收標準,環保企業所得稅應減按15%的稅率征收。另外,比照由國家財政部門撥付事業經費的單位免征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政策,免征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污染治理企業的生產經營性用房及所占土地的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切實減輕企業負擔,促進環保事業發展。
推動民資參與農村金改
"當前,合理引導和積極支持民間資本進入農村金融領域,是民間資本參與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和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建設的有利時機,是民間資本有效利用和建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雙贏舉措。"全國工商聯此次兩會期間向政協提交的一份大會書面發言中指出,民間資本在建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據全國工商聯介紹,當前,以村鎮銀行為主的中長期金融服務體系,以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為主的短期金融服務平臺,以農村資金互助社為主的臨時金融服務渠道正在興起。雖然民間資本數額巨大、動態活躍,但總體上,民間資本對農村金融市場的參與度仍然不深、影響力依然有限。尤其是在經濟欠發達地區,新型農村金融機構依然"少而弱",尚未打破國有商業銀行對農村金融市場的壟斷,而與農民需求相配套的服務體系又嚴重滯后。
"與此同時,民間資本進入農村金融領域渠道窄、門檻高、風險大,民間資本注資農村金融組織步履艱難。另外,民間資本運行尚缺乏有效監督糾錯機制。"為此,全國工商聯建議加大國家推動農村金融創新力度,逐步擴大大型金融機構的分支機構在縣域農村金融服務創新方面的自主權,積極鼓勵所有涉農金融機構充分吸引民間資本廣泛務實地參與農村金融創新,出臺對涉農金融機構發放專項支農再貸款辦法,推動民營融資性擔保機構全面提高向本地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三農"領域的融資能力。
除此之外,全國工商聯還建議繼續放寬準入限制,提高民間資本注資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地方中小金融機構的比重;繼續改善農村金融環境,切實解決農村普遍存在的貸款抵押難問題,將民間借貸置于陽光下操作,積極建立健全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和相關機構,建立健全保險和再保險機制;積極引導民間資本更加規范融入新型農村金融機構。
"總之,要想盡一切辦法,創新進入方式,努力促進農村金融實現良性循環。"全國工商聯最后指出,應該倡導國有商業銀行對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進行幫扶。
建議發行民營經濟發展債
據董文標介紹,去年以來,受內外需求疲軟、行業調控、經營成本上升、自身產業層次低等多重因素影響,浙江省的GDP、出口增速明顯放緩,上半年GDP增速列全國倒數第四。制造業作為浙江的傳統優勢板塊,已連續8個月出現多年未遇的出口交貨值、工業用電量"雙降"局面;企業盈利下降明顯,去年1-11月工業利潤同比降6.1%,主營利潤率僅5.1%,比全國低0.6個百分點。
"反映在銀行融資方面,浙江省信貸增量大幅下降、不良資產飆升。去年9月末當地主要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平均不良率1.73%,較年初大幅上升0.8個百分點。"董文標告訴記者,監管數據顯示,浙江省全部企業貸款和個人經營性貸款中,約40%采用相互保證方式;去年5月以來發生風險的企業中,60%緣于擔保鏈問題。
因此,董文標建議設立"浙江省民營經濟發展債"。他認為,首先浙江地方政府信用度較高,能夠獲得較好的認購響應。"浙江政府地方財政收入規模龐大,2011年排名全國各省級行政區第五;浙江是最早推出政府負債管理機制的省份,歷年來各級政府通過土地出讓等收入結余按比例提取的償債基金已有較好積累,故近年來各級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未出現過實質風險;同時浙江政府為政勤勉、務實,政府形象較好。"
其次,董文標指出,浙江民營經濟自我修復能力極強,專項債風險可控。浙江民企當前的困難除外部市場因素外,主要反映為流動性不足和擔保鏈風險,不存在根本性的不可持續因素;另一方面,從歷史看,浙江民營經濟具有鮮明的內生性特征,不依賴資源秉賦,不依賴外部投資,因而可以判斷,浙江民營經濟具備極強的自我修復能力。
董文標給出了設立"浙江省民營經濟發展債"的具體設想:規模2000億元;期限5-7年;建議用途包括用于各級地方政府建立企業貸款周轉基金,為民營企業特別是困難企業提供貸款周轉服務,防止銀行抽貸;用于政府性擔保公司的注資、增資,為民營企業提供貸款擔保;用于組建各種形式的風險基金,與金融機構的"互助型擔;鸪厝谫Y"等創新業務對接;用于建立風險補償金機制或擴大補償金規模,用于鼓勵金融機構向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小微企業發放融資,或者用于各級地方政府直接向重點民營企業發放委托貸款。
"稅費高"困擾中小企業
"去年以來,面對復雜的國內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特別是歐債危機的影響,國內經濟增速下滑,我國實體經濟面臨的經營壓力明顯增加。"傅軍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指出,實體經濟的壓力主要體現在生產成本持續攀升、融資環境困難重重、國際貿易出口不斷惡化以及稅費繁多不堪重負。
"結構性減稅究竟該如何發力,才能真正有利于實體經濟的發展?"作為一名長期工作在企業一線的委員,傅軍首先給出的建議是消除重復征稅,減輕企業負擔。
傅軍的第二個建議是降低流轉稅稅率,切實考慮企業納稅能力。他表示,國家稅收政策應當考慮企業的納稅能力,盈利多的多納稅,盈利少的少納稅,沒有盈利的不納稅。
"我的第三個建議,是要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傅軍告訴記者,在國外小微企業基本是免稅的,因為他們的主要任務是解決社會就業,減輕就業壓力。
傅軍的最后一個建議,是政府應出臺稅收優惠政策,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他指出,對環保節能產品、自主創新產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產品應實行更低的稅率、減半征收或者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支持企業開展自主研發,提高創新能力,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